「清真食品」指的是嚴守伊斯蘭律法處理和烹調的食品。近年來,清真食品在美國的銷售大幅成長,且原因不僅是美國的穆斯林人口快速成長,就連千禧世代也願意埋單。為什麼呢?
有時候,飲食和烹調趨勢與政治因素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德交戰,盟軍就硬是把Sauerkraut(德國酸菜)重新命名為liberty cabbage(自由捲心菜),美法有嫌隙時,美國又把French Fries(薯條)叫成Freedom Fries。
不過,美國最近卻出現一種難以解釋的飲食趨勢。美國總統大選季,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言詞,經常對穆斯林不那麼友善,難免讓美國的穆斯林感覺受到排斥或排擠。但同時間,依伊斯蘭律法準備和調理的清真食品(Halal Food)銷售,卻急速成長,而且原因不僅是美國穆斯林人口快速成長,就連喜歡嚐鮮的千禧世代也願意埋單。
阿曼努拉(Shahed Amanullah)架設網站,告訴美國民眾哪裡可以吃到清真食品。1998年時,阿曼努拉僅找得到約200家餐廳或攤位,如今已有多達7600處可吃到清真食品,甚至連一些比較排拒穆斯林的社區,都有清真餐廳進駐。
阿曼努拉說:「美食是文化交流的最棒媒介。」
其實,美國民眾對極具特色飲食文化的接受度,向來很高,像是早期接觸義大利美食,或是接受猶太食品,都是明顯的例子。而清真食品和猶太食品有一點類似之處,除了有特殊的烹調方式規定外,都相當重視人道地對待動物,或是減少動物死亡前的痛苦。
在美國不同的食品連鎖商店內,漸漸都看得到清真食品的專屬貨架,或許選擇不多,但品項確實快速增加。
資訊與調查公司Nielsen預估,清真食品在便利商店、雜貨店和其他食品通路的銷售,在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的12個月,比2012年成長了15%。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負責認證和推廣清真食品的美國伊斯蘭食品和營養協會(The Islamic Food and Nutrition Council of America)指出,從餐廳到超市,整體來說,清真食品銷售今年預估會達到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321.4億元),足足比2010年成長1/3。
美國食品超級市場連鎖店Whole Foods Market Inc.也指出,清真食品是銷售成長最快的品項,過去5年,每年銷售大概都有雙位數成長。
早早嗅到趨勢和商機的零售商,經常遭砲轟,特別是在社群網站上。阿曼努拉就說,少數網友不時說要聯合抵制他的網站或是上頭提到的餐廳和攤位,但這些行動反而經常拉抬他的網站流量和商家生意。
比方說,Whole Foods Market 第一次舉辦齋戒月活動時,被其他宗教團體抨擊厚此薄彼,沒為其他宗教節日推出活動。
Whole Foods主管芬尼利(Rick Findlay)說,Whole Foods Market沒有因此退縮,「因為正是因為有消費者埋單,這樣的活動才辦得起來。我們願意成為先驅,並冒些風險。」
但是,這麼做真的很冒險嗎?從數字看來,其實不然。去年,美國有330萬穆斯林,2050年穆斯林人數預計會成長至810萬,而且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穆斯林不久後就會超越猶太教徒,成為美國除了基督教以外的最大族群。
更何況,就美國清真有限公司(American Halal Co.)執行長杜朗尼(Adnan Durrani)觀察,高達8成消費者其實不是為了遵從伊斯蘭教法,而購買清真食品,他們其實只是想購買到品質更好的冷凍食品。
然而,市場現況尚不足以讓美國食品巨擘大量投入生產清真食品。如億滋國際(前身為卡夫食品)儘管打入印尼和沙烏地阿拉伯等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但在美國僅生產少量的清真食品。全球最大食品製造商雀巢公司旗下則有151家生產清真食品的工廠,但在美國,雀巢僅經透過醫療健康部門提供清真食品。
紐約大學斯坦哈特(Steinhardt)學院食品研究助理教授雷伊(Krishnendu Ray)說,清真食品的未來還很難說,它也許會因為某些美國人強加於穆斯林的標籤而退燒,「也可能最終變成像猶太食品一樣,成為一種更新鮮、更高品質的食品選擇」。
資料來源:Bloomberg、Pew Research Center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