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關恐怖主義的新聞報道中,提及女人,焦點通常集中在她們的雙重身份上:恐怖的受害者、反恐的潛在盟友。
相比之下,參與恐怖活動、支持恐怖主義的女人有時卻被忽略。
不過,倫敦少女沙米瑪·貝古姆的故事改變了這一切。
- IS"革命聖地"覆滅 聖戰新娘和聖戰子女海歸路漫漫
- 英國反叛"白寡婦" 從朋克到IS招貼女郎
- 英國"伊斯蘭國"新娘欲回國生子 能否成行打問號
- 腰捆炸彈少女:美麗背後是個可怕陰謀
- 姬蒂·馬里昂:一名成為"恐怖分子"的女權倡導者
從倫敦少女到IS「招貼女郎」

2015年,年僅15歲的沙米瑪和兩名女同學一道前往敘利亞、投奔所謂的"伊斯蘭國"。今年早些時候,記者在敘利亞難民營中找到了她。
沙米瑪經常被稱為IS的"招貼女郎"。
雖然她自己堅持說,她從來就沒想過要給IS做宣傳、她"就是個家庭主婦",但是,英國內政部取消了她的英國國籍。內政部官員說,"支持恐怖,後果必然自負。"
多少女人加入恐怖組織?

英國軍人的女兒、人肉炸彈的妻子、恐怖組織的"英雄"、全球通緝的"白寡婦"。
她,就是現年29歲的英國白人婦女薩曼莎·萊斯維特(Samantha Lewthwaite)。
點擊閲讀全文:漫話英倫:全球通緝"白寡婦"

貝古姆的故事將女人自願、積極參與IS等組織暴力、恐怖活動的一系列問題推到了聚光燈下。
英國國防智庫"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Rusi)分析顯示,在非洲,恐怖組織招募的成員中17%是女性;另外一項單獨研究則發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IS招募的外國成員當中有13%是女性。
具體數字仍然不確切,但可能遠遠高出上述研究的估算。
Rusi參與協作、以及其他一些研究項目調查了在IS、索馬里青年黨—非洲暴力最為嚴重的武裝組織之一—等組織中女性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員採訪了曾經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索馬里青年黨活動的女性成員,探究她們為什麼加入恐怖組織以及參與暴力對女性的影響。
這些研究人員來自肯尼亞學術界,他們對極端化風險較高的社區有長期、深入的了解。
女人在恐怖組織做什麼?

不同的恐怖組織當中,女性扮演的角色也有差別。
在索馬里青年黨內,女性通常承擔普遍視作更加傳統的角色,比如給武裝分子作妻子,或者承擔家務。有時候,她們也充當性奴。
女性還可以是吸引新成員的工具。肯尼亞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些女性成員會通過向其他女人承諾工作機會、錢財幫助、諮詢指導等為恐怖組織招募新成員。
比如西達亞(化名)。她是裁縫,一位顧客承諾給她投資,勸她去邊界地區,到了那裏以後,西達亞被偷偷販至索馬里。
在「伊斯蘭國」,女性通常上網招募新成員,並且在宣講IS理念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再說沙米瑪·貝古姆,她投奔IS的故事可以被IS看作宣傳上的一大勝利,儘管她自己堅持說,在敘利亞期間她除了照顧丈夫、孩子沒做其他太多事。
在"伊斯蘭國",女人可以做醫護工作,但有一定的限制,另外,IS還有一支全部有女性成員組成的道德警察分隊。
最近,伴隨著在伊拉克、敘利亞丟掉大片根據地,"伊斯蘭國"也開始讓女性走上前線。IS在他們的報紙al-Naba上直接向女性發聲、呼籲她們加入聖戰;IS還曾在去年發佈視頻,顯示幾名女性成員在敘利亞前線參加實戰。
但是,互相取經讓各恐怖組織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模糊。
在索馬里,青年黨試圖建立起用伊斯蘭律法Sharia Law的伊斯蘭國家,不過該組織也有女性上前線參戰、發起自殺攻擊。
研究顯示,2007到2016年間,青年黨發動的自殺攻擊中,5%攻擊者是女性。
非洲其他地區也有同樣的現象。比如尼日利亞,「博科聖地」也曾用女性充當自殺攻擊者。
女人為什麼加入恐怖組織?

驅使女人加入恐怖組織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在某種程度上來看,能吸引男性的因素同樣也能吸引女性,比如強大的意識形態、經濟收益等。
但是,恐怖組織也採用一些專門針對女性的手段,比如,推崇重返傳統的性別劃分。
Rusi一項研究發現,索馬里青年黨的招募團隊充分利用一些穆斯林女青年的不安全感。這些女青年擔心,上大學會影響她們嫁人的機會。
內羅畢大學一位女大學學生在受訪期間說,「如果我能找到一個男人娶我、保護我,為什麼要辛辛苦苦讀書、上學?」
還有一些女人,最開始好像是被工作、掙錢等機會誘惑。
但是,辨別她們的真正動機並不容易。許多受訪的女人表示,她們是被迫加入恐怖組織的。
正如沙米瑪·貝古姆一樣,有其他女性成員說,她們沒有積極參與活動;也有人承認參加過、但是被迫的;還有人說自己也是受害者。
一些女人可能確實受到某種程度的脅迫,但是,否認自己的責任,也是重新返回、融入社區非常有效的一個途徑。
女性恐怖分子能改造好嗎?

(在敘利亞期間),人稱「白寡婦」的薩麗-安妮·瓊斯利用自己的推特為IS組織廣做宣傳。曾經多次發佈手持武器的照片為聖戰組織招兵買馬,有的頭上蒙著黑色罩袍,有的帶著白色頭巾裝扮成修女。
她用化名"烏姆·哈桑·阿爾-不列顛尼",通過社交網站宣揚在哈利發國度內的美好生活,據信為IS激進組織招募了數十名女性。
記者分析,瓊斯對"伊斯蘭國"的價值更多是形式上的,但她的這種代言人的形像,無疑被視為極為危險。
點擊閲讀全文:英國反叛"白寡婦" 從朋克到IS招貼女郎

幫助前恐怖組織成員重返社會的渠道和方法很多,但專門針對女性的卻很少。
決策人和安全部門在制定預防、再教育、重新融入等計劃時需要把女人離開恐怖組織的特別原因考慮進去。
比如,許多女人已經生了孩子,丈夫不在身邊,他們可能是戰士,或者已經死了,或者在坐牢;還有一些女人可能曾被強姦、性侵,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和諮詢。
政府在處理女性參與暴力極端活動問題時必須慎重考慮這些因素,更好地理解性別差異如何驅使女性加入恐怖組織、以及加入恐怖組織對女性造成的特殊影響。
這不僅有助於幫助她們所在的社區更好地應對,也有助於預防更多的女人加入極端組織。

有關本文:
本篇分析文章由BBC特約外部組織專家撰寫。
瑪蒂娜·祖森(Martine Zeuthen)是人類學家,她負責英國「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RUSI)中由歐盟出資贊助的Strive項目。該項目的宗旨是在非洲之角減少極端主義招募新成員、削弱極端化。
蓋婭特麗·薩格爾(Gayatri Sahgal)是「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是英國獨立智庫,專注國防、安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