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东眼」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继续发酵,继约旦响应巴勒斯坦之后,土耳其也加入其中。当地时间7月26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指责以色列正在破坏圣地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性」(Islamic Character)。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重要地点加沙(Gaza)
来源:rsvlts.com
「以色列正在破坏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性』,我们不会坐视不管」,埃尔多安在一次教育会议上说。
随后,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针对埃尔多安的言论做了强硬且极具嘲讽的回应,指责土耳其政府好像还把自己当成奥斯曼帝国。
「一个仍然占领着北塞浦路斯、残酷镇压少数族群库尔德人以及到处逮捕记者的(土耳其)政府还在教育中东地区唯一民主国家以色列,真是好笑」,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曼纽尔•纳赫雄(Emmanuel Nahshon)回应道。
2017年5月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巴勒斯坦首相在伊斯坦布尔会晤
来源:Anadolu Agency
近半个月以来,因为阿克萨清真寺,巴以双方再起冲突。为了缓解冲突,以色列已决定主动拆除金属探测门,换成基于先进技术设备的「智能安检系统」。然而巴勒斯坦人仍然不能接受这一方案。所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称暂仍不与以色列恢复关系。
当地时间7月25日,埃尔多安称,对以色列改正错误行为表示欢迎,但是以色列需要为在伊斯兰圣地安装金属探测门付出必要的代价。
对此,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曼纽尔25日回应了埃尔多安的言论,「奥斯曼帝国独裁统治的时光已经成为历史了。耶路撒冷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犹太人的首都。相较于过去黑暗的时期,以色列治下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安全、民主、自由以及尊重各少数族群的地方。」
据土耳其媒体报道,耶路撒冷的冲突已经影响到了土耳其。近日,土耳其境内多出爆发小范围的游行,很多示威人员脚踢犹太教堂的大门以及向其扔石头。
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一波曲折。
土耳其曾经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最为可靠的盟友,两国都并非阿拉伯国家,世俗化程度相对较高,与西方的关系都较为紧密,是坚定走「西化」路线的国家。当中东的所有阿拉伯国家视以色列为不共戴天之敌,欲除之而后快的时候,土耳其依旧和以色列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土耳其作为伊斯兰国家,都没有直接参与,而是选择了保持中立。
巴勒斯坦妇女与以色列的边界警察争论
来源:Times Higher Education
然而,随着土耳其全盘向西看的外交战略发生调整以后,土耳其渐渐重视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努力在中东地区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因此,就逐渐与以色列疏远了关系,尤其在埃尔多安的伊斯兰主义政党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后,土耳其刻意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而与以色列保持距离。
2008年,以色列在加沙地区采取「铸铅行动」时,土耳其表示了明确反对。为此,时任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展开激烈争论,最后愤然离席,以示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行动的不满。
该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广泛,埃尔多安也因之一举成名,成为在中东世界广受欢迎的领导人。可即便如此,两国的贸易往来也未受到影响,政治立场上的些许摩擦没有蔓延到经贸关系和民间交流层面上。
总体而言,两国仍处于和睦相处的状态。这一状况在2010年5月31日发生了改变,转折点就是「蓝色马尔马拉(Mavi Marmaris)」事件。当时,以色列正全力封锁加沙地带,以阻止任何对「哈马斯」组织的可能支援,而在土耳其境内有很多哈马斯的支持者,甚至不少哈马斯的成员也潜伏在土耳其,策划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恐怖活动。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图为以色列国旗)
来源:NBC News
蓝色马尔马拉是土耳其的的民间船队,本来计划突破以色列的军事封锁将援助送抵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武装。不过还在公海地区,以色列军方在多次警告未收到回复的情况下击沉了土耳其船只,造成了19人死亡,9人中有一名还是土耳其裔的美国公民。
事发后,土耳其政府向以色列表达了严重抗议,要求以色列公开道歉、赔偿,并提出了多点要求,以色列政府则并没有接受这些要求。于是土耳其政府撤回了驻以色列的大使,两国的外交关系降至二秘级别。
蓝色马尔马拉事件随后被提交给国际刑法法庭进行裁决,但由于事件进程复杂,国际法庭没能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并且判定以色列方只是「以较为极端的方式处理争端,并不算违法国际法」,这也引起了土耳其国内的不满情绪。
随后,作为两国的共同盟友,美国开始在其中斡旋,中间经历了多次谈判。最终,2016年6月28日土耳其总理耶尔德里姆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分别在安卡拉和罗马两地同时发表声明,表示将重新互派大使,并最迟于7月底之前实现邦交正常化。自2010年的「蓝色马尔马拉」事件之后,土以两国将结束长达6年的紧张关系,展开正常外交。
在长达6年的对峙后
土耳其和以色列恢复正常邦交
来源:Al Jazeera
土以关系的正常化有诸多原因,但地中海天然气合作与共同维护地区安全是两大主要原因。据IMF数据显示,2016年,以色列成为土耳其第12大出口国,价值高达30亿美元。
土以关系正常化刚好有一年时间,然而两国政府因各自的身份属性再起纷争,甚至互相讥讽,给本就不安宁的中东地区,增加了一分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