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印尼擔任華語講師已經 3 個月了,我發現,所謂的刻板印象還是有點道理的。

多數人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很隨和,但生活步調十分緩慢。雖然我所任職學校的高層非常有能力,財力跟影響力也都在印尼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學校的部分師生及行政人員依然是散漫的。學校就是社會的一個小縮影,這就是印尼。

習慣了台灣的步調,到這裡怎麼能適應呢?外籍老師們試圖爭取,希望能透過改善制度、工作流程,促使散漫的印尼人們稍稍加緊一點腳步,可惜溫和的印尼人是愛面子的,當你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如同火山爆發一樣,雙手一攤,彷彿你的問題就是沒有解決之道,再乾著急也是沒用。所以,大多數的外籍老師們沉默了,靜靜地接受一切。

但是有一位台灣老師不肯妥協。

「當你要進入一個新文化,你不是接受就是要投降,」學校的印尼裔中文主任說:「我接觸國外的文化後也對我們印尼這種三催四請的生活態度討厭極了,但這就是印尼文化。」想到對我們大聲咆哮的主管,其實我心裡有點卻步,但這樣的文化體驗真的是好的嗎?在我看來不過是縱容消極的態度滋長罷了。

那位台灣老師有自己的堅持,他總說就算學校討厭台灣老師,我們不可以就讓他們白白欺負我們這些外籍老師。

大多數的華語老師只想著,如何設計比其他老師更有趣、更能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但往往在生活上面對印尼的「慢」,包括外籍教師的住宿、開戶問題,學校相關福利保障的問題,卻以自認倒楣的消極態度面對。

但我的同事,另一位老師不甘於如此,他軟硬兼施,不斷跟校長及主管理論,甚至去懇求學校大老闆的支持。

漸漸地,有關台灣老師的事情在學校私底下傳開了。有人說我們要求多,還有人對著我高聲說:「其他外籍老師可以,為什麼你們不行?」雖然也有不少老師支持我們,但是時間一拖,漸漸地有其他大新聞在學校中流竄,我們這兩個辦公室被分配到儲藏室的講師慢慢地也被遺忘了。

不過那位老師可不是好欺負的。他一方面自己叫了車,找了學生當翻譯,一間一間地找適合的住所,另一方面,則持續與學校主管溝通。為了能開個帳戶,他天天跑銀行,用不熟悉的印尼語拜託經理給他開戶。他的持續抗爭讓他搬了個好新家,也成功辦了帳戶,他在教課之餘也找到了平衡。

此時,我們其他外籍老師縱使天天抱怨生活的不便,卻仍乖乖的上班教課,而那位老師,因為他的堅持、他的溝通方式及他對日常生活上的知識,讓他在印尼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關於作者》
王筱晴,大學時莫名其妙地去英國當了 1 年的華語助教,畢業後莫名其妙地到美國攻讀碩士,現在又莫名其妙地到印尼當華語講師。人生充滿許多莫名其妙,也因為這些莫名其妙讓我的人生變得非常精采!

更多精彩東協報導,請見天下雜誌東協專刊
及天下雜誌 2015 東協數位專輯

《關聯閱讀》
德國人做事,「效率超高」?
同樣從 22K 起跑,泰國年輕人為什麼更有機會出頭?
語言,不見得有標準答案──在新加坡,學習跨文化溝通
「面對我們陌生的鄰居,從真心尊重開始。」──清大博士陳以欣的越南職涯筆記

 

執行編輯:郭姿辰
核稿編輯:張翔一

 

文章來源: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55&nid=5834&fbclid=IwAR1xVZLQ2w-8UiZUFFSBn1c3pobi381geTfImR0t-f-0XQGgpg90tAcMcr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宗 的頭像
    小宗

    超越聖戰,超越仇恨的部落格

    小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