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加薩走廊,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荒場。位於以色列、埃及、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三不管之地,往往唯有當他們採取了如使用火箭砲攻擊這樣的激烈行動,國際社會才會被迫注視他們。

5月14日(以色列復國日)這樣的時刻到了。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在加薩邊界的圍欄附近,威脅要「返回」祖先在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時失去的土地。那天,以色列軍人強勢維安,殺死了60名巴勒斯坦抗爭者。但彷彿活在平行時空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卻在耶路撒冷慶祝美國駐以使館遷入的「和平的大好日子」。

譴責以色列的國家不算少,畢竟作為強勢方的以色列應承擔比較大的國際道德責任。但《經濟學人》表示,孱弱的巴勒斯坦也當反省自己的問題,扣問自己為何當以色列建國70年之間運作起茁壯成熟的民主,巴勒斯坦卻還不能提出終止流血衝突的方式。

以色列在捍衛疆界確實有過度使用武力的問題,但是巴勒斯坦的示威在抗爭者中夾雜了不少別有意圖的哈瑪斯武裝份子,也難辭其咎。加薩走廊面積365平方公里,聚集200萬人口,是地球上最擁擠、最悲慘的地方之一。缺乏醫藥、電力和民生物資,自來水無法飲用;全國4成4的失業率;比起「國家」,它更像監牢。

它的資源困境雖然來自包圍著它的以色列、埃及,還有巴勒斯坦西岸的限運。但是加薩也是在1990年代率先單方面毀棄奧斯陸和平協議,以自殺炸彈威脅區域和平的一方。

加薩的哈瑪斯在趕走以色列人後,於2006年控制加薩走廊,與西岸的法塔決裂,從此以腐敗、無能領導該地區。它將武器儲存在民用地點,包括清真寺和學校,使其成為轟炸目標。就此而言,阻止巴勒斯坦建國最大的障礙就是巴勒斯坦自己。

《經濟學人》建議,巴勒斯坦的法塔應當執行被延宕已久的選務改革,盡快讓政治得以重組。哈瑪斯則應當放下以武裝鬥爭爭取政治空間的激進手段。

在本周的巴勒斯坦抗爭中,哈瑪斯宣稱他們將讓「猛虎出閘」,卻忘記以色列一旦「狠」起來絕不會狠輸他們。反之,唯有當巴勒斯坦的雙邊和好,並宣示承認以色列存在的權利,他們才能站在國際道德制高點上,把「國際社會壓力」的炭火堆在以色列頭上。

 

 

文章出處 :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80521-F75G?fbclid=IwAR3_ncad4YvRIaaKYhoM7tXf-4kEgJCCM-lXG_AD-WaejgAYMpseAbIzVo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宗 的頭像
    小宗

    超越聖戰,超越仇恨的部落格

    小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