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4 Sat 2018 21:43
美女講師 --- 奇慈飛 「蹲點阿拉伯」
- Apr 14 Sat 2018 21:42
花蓮清真認證 搶東南亞客源
觀光勝地花蓮規畫具「清真食品認證」的當地代表性伴手禮,融入在地風情產品引來穆斯林民眾關注,現場以阿美族頭飾DIY舞台活動及花蓮特色伴手禮美食試吃,宣傳花蓮魅力獨具的觀光資源,成功吸引往來人潮駐足。
取自原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21000711-260107
- Apr 14 Sat 2018 21:41
K HALAL BEAUTY!韓國美妝瞄準伊斯蘭世界,發展清真美妝基地
韓國最大美妝品牌「AMORE PACIFIC(愛茉莉太平洋)」投資馬來西亞柔佛州清真產業園區,發展清真美妝基地,未來藉由馬來西亞發展至其他東協、中東與中亞市場。「K HALAL BEAUTY」成為韓美妝瞄準伊斯蘭世界的通用語。
(流行文化與伊斯蘭社會)
- Apr 14 Sat 2018 21:40
戴頭巾掛面紗=保守?請別用你的價值觀認為伊斯蘭婦女很可憐
我們常常視伊斯蘭婦女包頭巾為一種束縛的象徵,好像他們被逼得必須把自己隱藏起來,其實伊斯蘭婦女包頭巾,最一開始是為了保護女性不受他人侵犯、非禮。
現今頭巾的樣式與材質多元,頭巾也可以有時尚感。
- Apr 14 Sat 2018 21:38
原初信仰的追尋與探求:伊斯蘭復興改革運動的歷史
- Apr 14 Sat 2018 21:38
阿拉伯之犬:穆斯林與狗,中東的「厭犬」迷思
伊斯蘭信仰對於「狗」的規範,仍沿襲中東傳統的矛盾立場:一方面強調狗作為疾病載體的威脅,另一方面卻又尊重、特例化「獵犬」與「工作犬」,在牧民與農村文化中的夥伴地位。
因此,傳統上穆斯林雖不可無故畜狗或買賣,但獵犬的養殖、訓練、交易,卻都例外。甚至連獵犬狩獵要如何符合「清真規範」,伊斯蘭教法都有明確指導——像是獵手必須指定目標、口念清真言後,再縱狗打獵;若獵犬抓到目標以外的獵物,或不待指示撕咬,獵物就等同於「腐肉」,穆斯林不得使用。
- Apr 14 Sat 2018 21:36
友善回教外籍學生 育達科大打造竹苗首座穆斯林祈禱室
苗栗縣私立育達科技大學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積極向東南亞地區學子招生,107學年度獲教育部核定招收兩個班共八十名學生,其中包含38名越南、33名印尼學生,而為照顧外籍生的信仰需求,於校內設立竹苗地區首間「穆斯林祈禱室」,方便回教學生進行朝拜。
- Apr 14 Sat 2018 21:35
《我的名字叫可汗》顛覆美國帝國主義觀點
導演卡倫喬哈爾透過此片傳達身為伊斯蘭教民眾常被誤解的狀況,他說:「全世界都有這種狀況,如果人們變得太情緒化,那這將成為危機。」沙魯可汗也表示,有好的穆斯林、好的天主教徒、好的印度教徒,但也有壞的,絕不能因宗教來強制性區分好壞。
(伊斯蘭世界與電影)
- Apr 14 Sat 2018 21:34
【敘利亞內戰7週年】歐洲排外主義高漲 數百萬難民成國際人球
阿拉伯之春的效應不僅影響至周邊國家甚至是世界大城市是否要接受難民潮這個課題。
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站(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統計,截至2018年3月,敘利雅戰爭已造成35萬3900人死亡,其中包含10萬名平民。另外有至少610萬敘利亞人在戰爭中喪失家園成為難民。
究竟該選擇排外還是接納,這都是這個世代公民需要思考的問題。
取自原文: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7007
(中東難民現場)
- Apr 14 Sat 2018 21:33
沙烏地盼刺激旅遊業 開放25歲以上女性單獨入境
旅遊和古蹟委員會主席穆巴拉克(Omar al-Mubarak)表示:「此簽證為單次簽證,有效日期30天,且納入王國其他現有有效簽證之一,並獨立於工作、訪問和朝聖簽證。」